2019年7月10日-12日,上海揽境展览主办的2019年蓝鲸国际标签展、包装展...[详情]
传统出版业开展数字出版业务,既面临着许多问题,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认清自身的优势所在,做好内容资源的梳理、管理及开发,实现内容资源效益最大化,是传统出版单位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关键途径。
更多精彩资讯
在开展新业务之前,必须对自身的优势有充分的认识。在传统出版业的链条上,内容为王,数字出版也不例外。出版单位的优点是掌握着大量高质量、存在竞争力的内容。从这点来看,似乎传统出版发展数字出版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实际上,这个优势的背后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每家出版机构有自己的图书格式合同,早期图书格式合同中对作品的电子版权以及网络传播权的约定未必明晰;二是长期积累的图书电子文档未必齐全;三是出版机构签署作品的版权期限一般是5年~10年的时间,在有效的版权期限内又拥有其数字版权,这个比例就很低了。
既然内容是传统出版业的优势资源,那么对资源的管理就显得很关键。出版机构的内容资源最重要的包含历史资源和现有资源。对历史资源的收集与整理,一般是对产品做分类,找出有市场价值的产品类型,考虑是不是通过纸书加工出电子文档,以备再利用。对于现有资源的整理,首先要加强电子文档收集,保证内容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做好这一点,也是有难度的,因为目前很多出版社选择书稿文件外排,排版厂的不集中使文档的收集增加了难度,排版文件格式也不尽统一。另外,即使是收集上来的文档,也存在不是终版或全部文档的风险。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对内容资源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资源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方便地使用,从目前数字出版的表现形式来看,要想将内容资源与不同形态的出版介质对接,就要有统一的、原始的电子文档。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内容资源管理与再利用的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对稿件的接受、审校、加工、排版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保留关键环节的加工版本,才能完全改变现在资源管理的不利局面。因此,以资源为核心的出版流程的改造,才是数字出版的核心。要做好这项工程,对传统出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它不仅从操作流程上对传统出版是个颠覆性的改变,同时对各流程环节的设计更需要管理者具备足够的知识与远见。
传统出版单位做数字出版,要用开放的心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寻找赢利点。以手机阅读为例,其内容的消费主要聚集在网络文学领域,受众群体具备年轻化、消费层次低等特点,这就启发我们,要注意细分市场,从数字出版内容消费对象的习惯与特点出发,对出版内容深加工,提供专题服务、个性化服务和相关的增值服务。目前,像一些专业出版社的工具书在线、特色资源手机报、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数字图书馆、教育在线题库及教学资源数据库等增值服务都是被看好的赢利点。
亚马逊公司以Kindle为载体形成内容与渠道并重的模式,让人们看到平台的重要性。但是在国内内容资源分布相对分散的情况下,传统出版单位通过搭建网络站点平台或者创建自主平台的阅读器来运营内容资源,将面临内容资源不足且投入成本大、技术力量不强等问题,而且如果想通过授权合作充实平台内容资源,必将引发同业竞争的互不信赖局面。是继续做好内容提供商进而成为产品提供商,还是要向前发展成为平台运营商,不同的出版单位在历史资源积累、资金规模、人才储备等许多方面都不同,这就应该要依据自身实力综合考虑。
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在合作过程中尽可能先完成版权保护,再输出产品。这里可能会遇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各个出版单位的平台加密的产品能否直接与合作方平台顺利对接,这又回到行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上。此时,行业的发展呼唤一个高水平公共服务支撑平台的出现。在这样的平台上,提供当前主流格式的内容加工、加密、产品交易、透明结算等功能,各家出版机构可以完全放心地在平台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开展版权贸易,实现透明化的管理,这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和升级有很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行业发展的任何阶段,作为内容提供商的传统出版单位,都应该立足优势,拓展经营思路,在做好纸书出版的同时,重视内容资源的管理,形成一书多介质的生产模式,提升产品的使用价值,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另外,传统出版单位除了巩固已有的内容资源优势,更重要的还应通过高水平的编校队伍发现、挖掘更多的优秀产品资源。这就要求传统出版从业者从客户的真实需求出发,在内容的深加工、深挖掘及个性化服务上赢得市场的认可,实现内容资源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