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源于雕版印刷。木活字印刷术系用梨木、枣木或杨柳木等木材雕成繁体不和单字,按必定的次序寄存。因选材便利,本钱不高,创制简略,并具有灵敏智能的排版印刷程序,成为明清时期首要的印刷方法。
据考证,现在所发现的木活字印刷术仅存于福建三明的宁化县和浙江温州瑞安的东源村。2011年12月,木活字印刷术(宁化)当选我省第四批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6日,记者来到宁化县国际客属文明交流中心,看望这印刷史上的活化石。据了解,明朝初年宁化开始运用木活字印刷族谱,到了清初宁化运用木活字制谱已非常盛行。
现在,宁化保存有木活字近40万枚,其间既有祖传的,也有新刻的。选材多用梨木、柯木,基本功能除刻印家谱外,也偶然刻印蒙书、佛经道藏等。民间称印刷艺人为“谱师”,多能熟练掌握木活字印刷流程中反写、刻字、拣字、排版、校正、印刷、装帧等技艺,其间年纪最长者80余岁,最小的仅30来岁,他们各自以“堂”为单位,现存留有“文林堂”“印心堂”“文斋堂”“衍冀堂”等。
宁化木活字印刷术第四代传承人邱恒勇和记者说,宁化木活字一向连续至今的底子原因是这儿为客家祖地,客家人的家族观念认识比较强。接下来,他计划将木活字印刷术在网上进行定制出售,展开木活字印刷进校园等活动,将这项先人留下的名贵遗产传承下去。(记者 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