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经到了九月中旬,中小学已经开学半个月了,对于学生们来说,新学期期待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新书本,有时候对着新鲜的书本知识看半天也不觉得腻。
众所周知,教材是学生探索知识的重要媒介,而且教材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是根据,其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必然的联系到教学质量。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和教育基础不同,再加上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资源配备有别,所以国内使用多个版本的教材,可因地制宜融入特色内容,满足多种的需求。
然而,教材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高,近日,江苏的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子表示,“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因为出现错字,学校根据要求将全部紧急召回,这件事在网上引发热议。
据悉,教材出错的内容在书本69页,“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光路”一行字中的“凸透镜”被写成了“凸透境”。把“镜”字写成了“境”,毋庸置疑这是个错别字,可能是编者的疏忽也可能是印刷的问题,在审校的时候没注意到这个字。
目前,部分家长已接到学校发布的关于回收课本的通知,通知内容显示,学校要求所有初二班主任通知班上的同学务必带上新版教材,由班级收齐后送回图书馆,而且要求一本都不能外流,所有教材回收后才能发新教材!
另一学生家长则表示,学校要求周三开始回收物理课本,也是要求100%回收,下周二会重新发新印刷的课本,下周五物流会去各校全部收取。
错字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以小看。从学习方面看,错字可能会干扰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比如语文教材中,尤其是古诗文,一个错别字可能就改变了语句原本的含义,让学生在阅读时候产生较大的偏差;在物理、化学等理科教材中,错字可能会让学生对名词原理和公式的理解出现错误。因此,教材上出现错别字,实在是不应该。
记得以前笔者上学的时候,若遇到书本出现错误,一般都是教育部门或者印刷厂发一个通知,然后由老师统一勘误,同学们根据相关要求做出修改就可以了,出版社等下一批出版的时候再更正。
有数据统计,2023年,江苏全省有初中2336所,初一到初三三个年级共有277万在校生,粗略取一个平均数,初二学生大约有90万人,全部使用该教材。笔者了解到,该教材的定价为9.65元,90万本书总价约为868万,这笔损失将由出版社承担。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讲,教材属于规范性出版物,对教材差错实行零容忍,怎么严肃都不过分。但也有很多网友认为,为了一个错字就要全部召回,太兴师动众了,劳民伤财、费钱费力!
所以有网友质疑,如此大费周章的发通知全省更换课本,难道真的只是因为一个错字吗,是否有其它的原因,只是不方便透露而已?
当然,更多只是网友的猜测而已。不过,有工作人员回应,这套书被紧急召回的原因,确实不只是因为错别字的问题,
印刷厂印制成品与原版色差太大,而色差对物理实验呈现效果更重要,这才是被召回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现在都开学半个月了,很多学生笔记都做了不少了,现在又要重新抄一遍,荒度时间不说,还影响学习;另一方面,书本紧急回收之后,新书还没有到,中间的这个时间差怎么办,总不能让学生做其他事情吧?
所以,作者觉得,与其紧急召回课本,还不如先让学生看着,等新书到了再统一回收也不迟,大家认为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