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76届法兰克福书展归来后,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磊对中国印刷企业出海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作为一家年精装书产能3000万册、超110万纸令,为五大洲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图书出版物产品加工服务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化印刷企业,南京爱德印刷已连续18次参展法兰克福书展。
刘磊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随着国际市场消费者、法规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印刷企业出海应更关注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仅是在产品本身力求创新,也要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等方式,降低碳排放,提升产品环保性能。
一直以来,爱德印刷都以精品图书享誉国内外。改用22克纸后,将近5000页内容的《辞源:商务印书馆创立120年纪念本》浓缩为一本厚度仅8厘米的图书,由此领取了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印刷复制奖;运用成熟的薄纸精装技术,采用《辞海》专用薄型36克微涂纸全彩印刷,成功让《辞海》彩图八卷本“瘦身”为两卷本;印制《茶典》采用空脊锁线年世界最美的书……爱德印刷印制的系列特色精品图书得到市场的热烈反响。
刘磊介绍,这源于爱德印刷技术精益求精和产品工艺不停地改进革新。爱德印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动印刷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稳步升级,其多次主导行业内重大创新突破,两次参与《字典纸》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参与起草《印刷企业综合能力评价分级要求》团体标准。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国外薄纸技术“卡脖子”问题,爱德印刷于2015年联合国内造纸厂主导研发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国产22克超薄书刊的生产和造纸技术,实现22克国内外产品批量生产,一举使公司成为全世界薄纸22—40克精装书刊领军企业。此后,又历时一年多攻克19克超薄纸技术难关,成功实现全球首发生产,并获得3项发明专利,线克超薄书刊“全球首创、世界领先、完全国产”的突破。
“经过多年技术攻坚和沉淀,我们已成为业内具有独创性和开创性、具备自主研发与设计能力的企业。”刘磊介绍,爱德印刷有自己的研发技术中心,每年投入研发费用近千万元,已先后取得10项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7项软件著作权。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行业变革,刘磊认为,中国印刷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并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在多重维度持续发力,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慢慢地加强自身竞争力,助力行业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此次参展法兰克福书展,明显感受到高质量、多样化的工艺、设计和材料创新是中国印企要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国际环境对环保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刘磊介绍,爱德印刷在此方面早早布局,近几年已投入1000余万元进行节能减排,引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集中供墨系统项目、废弃净化处理VOCs项目、污水处理项目等。同时还采用充电式叉车、先进纸花纸粉收集系统等环保设备,为印刷企业节能减排作出表率。“今年,我们又布局了峰谷储能项目,不仅能优化企业能源使用效率,还能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