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七旬白叟16年把三秦都市报装订成195册 读报笔记达140余万字

 2024-08-23     产品案例
产品详情

  (首席记者 张晴悦)觉得《三秦都市报》所报导的内容贴近日子,丰厚风趣,本年78岁的薛谦白叟一征订便是16年。为了保存这份喜爱,这16年的报纸他每一份都无缺无缺的保存着,还按月将它们装订成了册,仔细心细的摞在自家的卧室里。3月31日,记者来到白叟家里,聆听了他与《三秦都市报》这16年来的情缘。

  “我2000年从省人社厅退休,2002年为丰厚退休日子第一次订了三秦报。”薛谦和记者说,其时,他细心对比了市场上的报刊读物,觉得《三秦都市报》服务大众,内容愈加多样就挑选了它,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成了三秦报的“铁杆粉丝”。

  “一晃眼,报纸订了16年,我的年岁也渐渐变得大,可以说,三秦报贯穿戴我整个晚年日子。”

  每天早上吃完饭,便是薛谦的读报时刻。他不但看,还做笔记,当天有什么重大新闻,民生方面出台了哪些方针方针,他都工工整整的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以便翻阅考虑。“这些年我光看书读报做的笔记,就做了140多万字,可见咱们报导的内容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东西。”薛谦将自己做的一本本笔记展现给记者看,玩笑称这都是他的“宝物”。

  记者看到,笔记按“新闻”、“方针”、“反腐”、“轶事”、“其他”等五个方面分类整理,摘自《三秦都市报》的报导占到适当一部分。

  说起与这份报纸的故事,老太太说,这张报纸影响了他们的日子,许多身边的信息都是从报纸上知晓的。她掰着手指向记者细数,“老伴的假牙便是看了你们报纸上登的牙科医院的活动去镶的。前段时刻报社搞的3.15维权活动,咱们提供线索,还抽奖抽到了一部智能手机。相似这样的作业太多了,咱们都很喜爱而且信赖这份报纸。”

  关于《三秦都市报》的一些报导,刘阿姨也回忆颇深,能一口气说上好几个。“像是之前那篇仁慈女孩朱明月的报导,我到现在也回忆犹新。捡破烂的白叟不小心划了她的车,这姑娘不只没有让他赔钱,还给了他一笔钱。这篇报导让我十分感动,往常跟邻居们谈天咱们都说,这孩子心真好,报纸就应该大力宣扬这种好人善举。”

  三秦都市报开设的寻亲栏目《寻觅你千千里》也是刘阿姨的独爱。“协助失散多年的亲人聚会,我觉得媒体开这样的栏目有担任,有意义。”刘阿姨和记者说,之前三秦都市报协助76岁的兰州白叟温月华寻亲,她看了后特别快乐。

  “普通老大众自己的力气有限,寻觅失散多年的亲人必定难上加难,这也让许多人遗憾终生,媒体有共同的优势,如果能帮上这些人,那是一件大好事。除此之外,由于你们报纸上总会登一些各式各样的圈套,我和你叔叔的警惕性都因而高了许多,什么电信欺诈、街头骗术,咱们都能一眼识穿,这对咱们老大众来说是很有用的东西。”

  薛谦向记者介绍,正是由于对《三秦都市报》的这份酷爱,这些年来,他和老伴一份旧报纸也舍不得扔。“他人都说,你在家里搁这么多旧报纸占地方,还不如卖废品换点钱。可我就觉得扔了或卖了都很惋惜,这上面的信息都是名贵的财富,我想把它留下来,捐给图书馆或单位的资料室,让它能更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价值。”

  为了将这些报纸无缺的保存,薛谦还专门买了一套东西用于装订。这些东西包含电钻、铁丝、钳子、胶带、马克笔等等,让人不由啧啧感叹。

  3月31日,又到了月底,早上吃完饭,薛谦就坐到桌子前忙活起来。一整月的旧报纸依照日期归置齐整了,用记号笔标出打孔的方位,再用电钻穿孔,用细铁丝把它装订起来。

  这项作业,16年来每个月末他都会重复一遍,到现在现已攒了整整195册旧报纸。这些报纸在他家卧室里堆成一堵“墙”,简直直达天花板。“这些都是我的汗水,现在把它捐给你们,期望它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效果,也希望你们报纸能越办越好,一向陪伴着咱们,给咱们更好、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一张张报纸记录着年代的变迁和年月的替换。更记录着媒体作业者的汗水和读者的情感。即日起,本报将开设专栏《我与三秦报的故事》,倾听光广大读者叙述阅览报纸的心得和感受,咱们将抽取10名走运读者送上礼品,表达三秦都市报对读者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