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展观察 创意无界 展现当代中国设计的创新活力——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观察

 2024-12-03     产品案例
产品详情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学院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在重庆开幕。

  自1999年艺术设计被纳入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以来,艺术设计作品展已成为展示中国设计发展史主线的重要载体,对当代艺术设计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建构意义和导向作用。本次“艺术设计作品展”备受社会大众关注和欢迎。展览共收到作品5083件(套),从中遴选出501件(套)入选作品,其中进京作品105件(套)。

  作为当代中国艺术设计优秀成果的一次大规模展示,本届艺术设计展区以“大设计”为视野,统筹平面设计、书籍装帧、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艺术等几大领域,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成果汇集。“新时代以来,艺术设计跟着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展现出主动的服务意识和积极的创新思维,面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战场,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中发挥了能动作用,使设计成为生产力,使美成为创造力,构筑了中国美术新的发展格局。”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开幕致辞中表示。

  总体来看,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的入选作品突出表现了三个共性特征:

  一是展现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使命意识。设计家们热情参加国家重大建设制造工程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党和国家重大庆典、国内国际体育盛会等,彰显了中国设计的文化使命担当。工业设计从产品设计角度上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着重赓续城乡文脉,展现城市繁荣建设和乡村振兴。视觉传播的平面设计、衣食住行的生活设计到非遗传统的“双创”设计,都巧妙地将实用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在“国计”“民生”间,中国设计发挥了改变生活、美化生活的积极作用。

  二是体现出融合创新的发展的新趋势。科技发展为设计思维拓展了空间,为设计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助力,当代中国设计积极拥抱科技,紧密追踪科技变革,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手段和工艺材料。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被巧妙应用到艺术设计当中,呈现出混合媒介、感知交互、多维体验等设计形态与表达的拓展。正是基于这一态势,信息与交互设计和书籍装帧被首次纳入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彰显出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倡导跨域、跨界协作的主动意识与实践指向。

  三是彰显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工艺美术和造物美学传统,在当代设计语言和方法论上,广大设计家积极借鉴国际设计有益经验,对国际前沿、生活方式、未来趋势密切关注,也更加注重从中国传统的“造物”观念、“营造”智慧、工艺美学和工匠精神中汲取智慧,使当代设计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成为美的载体,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这种融合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不仅在国际交流中展现了中国设计的独特魅力,更在社会应用中起到了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除了传统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艺术,另外新增了两个方向,即书籍装帧、信息与交互设计。

  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委会主任田忠利在谈及书籍装帧的传承与创新时表示,近五年,中国书籍装帧设计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绩,作品在艺术质量、表现形式、设计理念上有新的提升和突破,彰显中国美学风格的中国式现代书籍装帧设计范式愈发显现。书籍装帧工作者以新的视角展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以新的设计语言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显著提高,以书籍装帧设计服务出版强国战略的目标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就本届入选作品来看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书籍装帧设计在艺术形式和阅读体验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设计表现形式不拘泥于传统框架,在页面结构、装订方式、互动机关、特种工艺与特殊材质的运用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二是设计理念普遍注重文化传承与人文关怀,作品更有筋骨、更具温度。作品对传统文化意蕴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自信和自然。三是彰显了书籍装帧的中国之美。书籍装帧设计在展现中国美学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作品从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突出运用,向元素符号内化、艺术意境营造、文化底蕴生发的方向提升。

  信息与交互设计是提前了解用户场景、用户心理和用户行为,通过设计使产品与用户产生交互,达成“能用、易用、想用”的目标。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吴琼表示:“交互设计专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出现,虽然中国此领域的起步相对较晚,但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此专业的发展速度非常显著,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5年即创办了信息艺术设计系。交互设计在中国的专业领域中与工业设计的学缘最深,很多高校也选择将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设置在工业设计下,或者是成立数字媒体专业。近年来,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影响下,信息与交互设计作为一个品类纳入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范围是恰逢其时的。新技术如何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一直都是设计领域的一大主题,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信息与交互设计的应用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本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中入选的信息与交互设计作品的整体水平是非常不错的,既有沉浸式体验,也有交互体验设计,还有结合传统文化方面、生态环境的艺术装置等。这种借助数字媒介、软硬件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从使用体验还是文化体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信息与交互设计作为与时代结合最为紧密的品类之一,会有更多更具创新性的作品呈现出来。”

  因设计作品的特殊性,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艺术设计作品展的呈现范围不仅有墙面的展板、空间里的沙盘模型、实物展示,还有悬挂装置、影像播放、伴随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形式,既有对衣食住行、基础设施等民生日常的具体关注,也有与航空航天、乡村振兴、国际国内赛事、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宏大叙事的同频共振,反映了当代中国设计更为广泛的领域与面向。

  诸多作品呈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当代转化的浓厚兴趣,以及对国际前沿、未来趋势的重视。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工具和手段。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智技术的不断演进中,艺术设计领域呈现出混合媒介、感知交互、多维体验等设计形态与表达的拓展,彰显出新时代语境下艺术设计的跨域跨界协作意识的加强。

  此外,在世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大格局中,面对愈加广泛的设计范围,如何在展陈布置上更加完整地呈现作品的信息,如何实现设计背后的社会价值,如何建设属于新时代中国设计的艺术人文,仍是设计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正如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所言,设计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通过设计推动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助力中国文化的持续发展与繁荣。这不仅是设计创新的初心,也是每一位创作者的使命。中国设计正以其独特优势和创新发展趋势回应技术变革、产业升级等时代问题,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使命和责任。相信中国的艺术设计事业一定能为人民的美好生活贡献更多的东方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