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中,志愿服务不仅是对他人的无私奉献,更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法。近日,江苏大学举办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志愿服务活动,主题为“志愿服务我先行,最是书香能致远”,旨在提升图书馆的服务的品质和阅读环境。在这次活动中,参与的大学生们通过实际行动,展示了他们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成为图书馆环境改造的忠实参与者。
在活动的开始,图书馆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介绍了工作流程与需要注意的几点,志愿者们在迅速进入状态后,全身心投入到图书整理的工作中。面对图书馆内种类繁杂、数量庞大的书籍和报刊,整理任务显得十分艰巨。而参与者们毫无怨言,凭借明确的分工与紧密协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各项工作。他们的积极表现不仅是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更是对自身能力的一次挑战。
在借阅区,负责巡查的志愿者们采用“顺架”的方法,仔细收集读者随意放置的书籍,并依据分类标识进行初步整理。他们时刻留意书籍的摆放顺序,发现错架、乱架的情况时,便迅速纠正。巡查工作不仅要求志愿者们具备细致的观察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快速应变能力。
与此同时,穿梭在书架间进行“排架”的志愿者们,需要仔细核对每一本书的索书号,帮助书籍精准归位。尤其是搬动厚重的工具书,他们小心翼翼,确保书籍摆放整齐、稳固,便于读者查找。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学生体力和耐力的考验,更是提升了他们的责任心与组织能力。
活动中,工作人员还特别提示警醒我们,在整理书籍时遇到困难不要急躁,每一次克服困难都是对心理韧性的提升。正如生活中的许多难题,只有坚持不放弃才可以找到处理方法。这样的理念充足表现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成长。
志愿者们在整理报刊时同样认真细致,依照“刊次”对报纸进行排序,将最新的报纸放在显眼位置,方便读者及时获取时事资讯。他们以分类装订的“合订本”解决方法,将过期报刊整理成册,不仅方便了查阅,也让图书馆的资料管理得以更有效率。工作人员笑称,这一过程如同整理自己的记忆,强调了组织和清晰思维的重要性。
随着整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原本略显杂乱的书架逐渐变得整齐有序。参与活动的同学冯同学在感慨中提到,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服务学校的平台,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更增强了对志愿事业的认同感、责任感。
近年来,江苏大学汽车学院围绕安老、扶幼、助学及济困等多个主题成立了“知行”志愿者团队,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这一举动有效引导学生们在热心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成长,逐渐实现“由他助到助他”的转变。未来,学院还将继续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将资助育人理念融入其中,帮助学生们在“自律、自立、自强”中不断成长成才。
这场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环境、增强了志愿者的责任感,也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参与与奉献中,学生们体会到了服务他人的喜悦与成就感,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活动,更是心灵的成长与蜕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