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在第一季里跟女主角文慧心Man姐(佘诗曼 饰)对着干的男主角,意外地,在一次直播现场里救人离世。
有人暗暗地抓住了这些疑点,试图问清楚为什么,这成为第二季的隐藏主线,水面之下,暗流涌动。
新的剧情里,第一季的主播们已经各奔前程——Man姐离职,加入了网络媒体“公开平台”;许诗晴成功上岸,当上了政府新闻处的公务员;张家妍还留在SNK电视台,但经常受到商业利益和上层命令的掣肘,成为“自己曾经看不起的样子”。
在第二季里,《新闻女王》依然紧贴时事新闻,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对决成为亮点,Man姐投身新媒体,希望建立起新的公信力,旧东家SNK受到挑战,不惜试探着法律的边界,推出AI主播……
在这个过程里,旧楼倒塌案件、网络红人坠海案、大厦维修高价费用案等等,道出了当下传媒行业的变革热点和香港社会的人间百态。
如此混沌之下,人和人之间的斗争仍然继续,平台之间的激烈比拼刺刀见红。在资源的争夺、注意力的抢夺之中,相比第一季,第二季强化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这让全剧在“爽剧”的模式下,更突出了新闻媒体在社会嬗变和人心叵测中所守护的初心。
《新闻女王》能够说是近年来TVB少有的出圈爆款。最难得的是,第一季凑齐了佘诗曼、马国明、李施嬅、高海宁等当家花旦阵容,年复一年的演技磨炼,带给他们足够的气场和故事力。
作为TVB今年的三部台庆剧之一,《新闻女王2》目前热度不减,依然为网友贡献了诸多金句和热搜,延续着“爽剧”的传统。
让人惊喜的是,层层剥壳之下,《新闻女王》的爆火不止关于新闻行业的刻画,还有非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
如果说,第一季的《新闻女王》看起来更像是一出“宫斗”剧,那么新的一季,则像是带着破案成分的悬疑剧。
在这一季里,媒体之间的竞争更激烈,记者工作里的“调查”部分得到放大,他们开始去寻找关键证人以及关键证据。
剧集开始之初,有一个大厦维修案。原本,这只是一场平常的业主立案法团会议,但是在法团代表公布了维修费用后,大家都引起了怀疑——一座旧式大厦,平摊到每户的集资费用高达30多万。
一座旧式大厦,平摊到每户的集资费用高达30多万,其中,芬姐是态度最激烈的业主
其中,芬姐是态度最激烈的业主,她直接把刀架在法团代表的脖子上,并声称他有贪污的情况,拒绝缴纳费用并且要求SNK介入调查。
法团代表坚称自己不存在中饱私囊,但是在公开平台记者和SNK的调查和求证里,他们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在对大厦经过仔细检查后,记者看出大厦有人为制造的漏水、墙裂痕迹,给居民造成了恐慌的心理,而负责招标的法团代表,收了很多好处费,其实是逼迫居民卖房子搬迁离开,方便开发商重建。
后来,还有一个网红堕海案。一群网红在游艇上开派对,其中一位女生突然坠海,警方认定是自杀,但是船上还有许多公众人物,记者刘艳和Man姐都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受害者的母亲由于收了“掩口费”,并且对女儿感情疏离,所以并不关心真相,也不愿意站出来指责别人,正当所有参与人都守口如瓶时,公开平台找到了突破口,他们发现只有一位网红没有出来发文悼念这个死者。他们认定,这个例外的人知道真相,从她身上,发现了死者的手机,原来她在船上遭到了霸凌。
在这些案件一一得到侦破、播出后,公开平台作为新媒体,逐渐积累起了公信力,从只有刘艳+摄影师的两个人团队,到拥有Man姐和一群员工的小规模媒体机构,《新闻女王》的叙事也渐渐从侧重电视台故事到网络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时代到来了。
其实,拍摄悬疑剧情向来是TVB的拿手好戏,只是,在注入了新闻的内壳后,悬疑的氛围从媒体之外,渗透到媒体里面。
《新闻女王》第二季最重要的改变,是黄宗泽饰演的古肇华的加入,他代替了以前飞爷的位置,成为SNK新操盘手。对比起飞爷这个墙头草,古肇华更加冷血,他的眼里只考虑广告客户的利益。最经典的一幕,是在第二季开头的旧楼倒塌案里,他下令拍摄团队“死要见尸,生要见血”,还要求在塌楼新闻之间适时插播保险广告,赚尽每一分钱。
李施嬅饰演的张家妍,原本是一名无私的现场记者,然而在第一季末尾,她也加入佐治党和文家军的争斗中来,这一季,张家妍成为和古肇华平起平坐的新闻部总监,成为言听计从的SNK骨干。
Man姐、张家妍、许诗晴,三人似乎都迎来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她们的困难也随之而来:
Man姐需要为公开平台拉金主、找资金,否则,新媒体随时会因为缺乏资金无以为继;张家妍内心还有着对新闻理想的执着,但现实和古肇华的压力让她处处碰壁;而许诗晴则远没有看起来那么悠闲,她的直属上司处处跟她作对,将功绩往自己身上揽,给她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不过,这三条女主线最后都并行到一个目的下面:调查梁景仁的死因。这三个曾经和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女性,在旧日情谊面前,内心里达成了同仇敌忾的一致,这种带着复仇的暗黑情节,成为新一季《新闻女王》抓人眼球的要素。
目前,该剧在豆瓣评分7.9,和上一季分数持平,不过,第二季最大的变化是减少了很多感情戏的成分,剧集专注在新闻案件侦破和媒体竞争上。因此,第二季的节奏更快,也更紧凑了。
总监制及导演钟澍佳在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时透露,第二季涵盖十余个新闻选题,近九成取材于真实新闻事件,所以观众的代入感和现场感会更强。
不过,《新闻女王》系列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不仅在于紧贴时事,也不仅是反恋爱脑的经典桥段,而且是编剧借新闻行业描绘的打工人群像。
这两年来,影视行业的目光渐渐开始对准新闻行业,著名的职场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推出了新闻主播季,《许我耀眼》等热门电视剧也对准了主播的职业。
不过,《新闻女王》实际上并不只是想笼络特定行业的受众,毕竟,一部电视剧如果只播给某个行业来看,范围还是相当受限,能看出来,编剧和导演想呈现的是一部现实的打工人群像。
首先,领导相互之间的角力,本身就充满戏剧性。第一季讲的是梁景仁和Man姐的“大男主”和“大女主”之争。他们为了抢夺黄金新闻的独家信源,无所不用其极,挤兑对方的金主、采访对象,试图让对方出洋相。
横亘在他们头上的,分别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飞爷,以及笑里藏刀的幕后老板方太太。每当哪一方的势力渐渐变大,他们总会安插一个新的旗子,让争斗的局面变得均衡。到了第二季,梁景仁不在了,男主角换作古肇华,但“制衡”的作用丝毫不减。
讽刺的是,这些新闻主播每天身穿西装、打扮入时,但在工作里他们却仿佛原始动物一般掠夺领地、霸占主权。“我所追求的只是新闻真实”“我要做的是客观公正的新闻”,在如此之多正义凛然的话语背后,其实潜藏着各种小动作与腹黑心思:在别人的主持稿里偷梁换柱、在关键时刻关掉对方的麦克风、互相在晋升的道路上使绊子……这种充满幽默意味的争斗场景,撕扯开了每个行业的工作里最无聊,也是让人最想吐槽的一面。
其次,下属在面对党派冲突之间的选择,也各有看点。第一季有一位摄影师叫阿九,他的工作准则是“到点下班”,“新闻再大都不能影响我的下班”。
弹幕里有人称他为“九爷”,“剧里唯一的正常人”,也有人说这是自己的偶像,给他贴上了打工人典范的标签。这种游离于斗争之外、完全无关新闻理想的打工人形象,尽管显得可笑,但真真实实是当下社会文化里叛逆、疲惫群体的写照,给剧集的铺设带来了一定的层次感。
第一季中,唐芷瑶被上司以“人咬狗的世界不适合你,你还是找个男人嫁了吧”打压,第二季里,她转型成了财经新闻主播,但依然不得要领,被客户认为她缺乏使用价值;为了争取流量,唐芷瑶变成了和Man姐唱对台戏的自媒体人,以攻击公开平台作为自己最大的卖点。
这样边缘人的形象也是立体的。为了成功,她可以砸掉别人的车窗,也可以牺牲尊严,但其实,别人都看不上的斗兽场,她连入场券的资格都拿不到。既没有天赋,又无法通过努力成功的人,上天会给他们安排怎样的结局?
在类似这种失败者形象的描绘里,编剧在人物身上刻画了可笑的成分,还有着哀叹调和悲剧色彩。
这种丰富的职场群像刻画,也许就是不少观众认为“看爽了”的原因。“爽剧”里的爽,不只是简单的情绪发泄,还是观众能以一种上帝的评判视角观摩着如此之多的人性冲突——如此离谱,又如此真实。
2023年,高海宁凭借《新闻女王》许诗晴的角色,第一次取得TVB最佳女配角奖,这是她入行15年以来第一次拿到演技奖项。
在颁奖典礼上,她动情地说道,“每个演员都在等待一个好的剧本和好的角色”,而在多年的坚持之下,她幸运地等到了。
高海宁是参演香港小姐出道的,从出道之始,她一直被贴上了性感的标签。演员一旦被定性,想要改变印象就很难。她曾经在采访时回忆说,每到专访的环节,记者问她的都是一些花边的问题,这对她来说,像是一种否定,她不得不开始自我怀疑:我是否没有这方面(演戏)的天分?还是方法不对?没有遇到适合我的角色?
随着《新闻女王》系列的大火,一群女性角色重新被人认识。其中,高海宁依然是性感、野心的人设,但她没有再被冠以各种猎奇的标签,反而是演技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直到终于走上了颁奖台。这一次的获奖,对她这样曾经背负着“花瓶”称号的演员意义非凡。
拍摄《新闻女王》时,佘诗曼已经入行25年,李施嬅入行20年,她们都已是享有名誉的当家花旦,但入行的初始,都路途多舛。
由于出道时台词功底不好,佘诗曼每天对着报纸朗诵半小时,因为从没尝试过实景剧集的拍摄,她会到高层办公室自荐,希望公司给她机会,这些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和自信,让她能从港媒的非议和八卦里存活下来。
佘诗曼在从TVB转战内地的时期也挫折不少。2003年,她就参演了于正编剧的《带我飞,带我走》,在八年后,她正式签约内地经纪公司“创艺制作”,三年间拍摄了四部电视剧,但是,这些作品都没有让她在TVB范围以外大红大火。
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播出的《延禧攻略》,佘诗曼没有出演主角,而是饰演长期处在深宫中的娴妃,她从单纯善良到狡诈冷酷,演绎出了堪比女主角的演技。
佘诗曼的骨子里充满了倔强和不服输,“我站在哪里,哪里就是直播间”,这句话若不是从Man姐口中说出来,还能从谁的嘴里说出来?
至于顶着高学历背景进入演艺圈的李施嬅,也面临着很久的蛰伏。从加拿大回流香港后,她面临着父亲破产的债务危机,为帮助家庭还债,她的演员生涯比别人要勤奋很多, “我演过啤酒妹、大肚婆,总之不会刻意保持靓丽,角色需要的话,让我扮丑也没关系。”
在老剧《阿旺新传》里,李施嬅跟黄宗泽就有过对手戏,那时候李施嬅扮演一个跟黄宗泽有关系的单身孕妇,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角色。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李施嬅始终处在“戏火人没火”的境地里,不过她没放弃学习表演,她曾经说过,如果有人觉得她演技不一样了,那是因为“一有时间就会飞往美国学演戏、学唱歌,所有能提高表演力的东西,我都不停地吸收,以增值自己。”
2022年,一出讲述魔幻穿越剧情的TVB剧集《金霄大厦》播出,李施嬅的演技得到释放,她演绎了一个游离在现代的空姐和60年代的,时而贴地真实,时而疏离放空,那种魑魅魍魉的迷离感,非常出彩。
《新闻女王》里,一个记者想坐上新闻主播台,势必要经历多年的捶打,从跑前线、跑现场的一次次磨炼里成长起来,获得观众和采访对象的信赖,Man姐是这样,张家妍也是这样;
《新闻女王》的镜头以外,每个获得角色的演员,也都需要在TVB的江湖里锤炼滚打,接受各个媒体无孔不入的关注,接受观众毫不留情的犀利点评,接受失败,享受角色。
为了迎合时代发展的变化,如今迎合“大女主”人设的剧集横行荧幕,但是角色和演员的化学反应非常容易被忽视。
从这一点上来说,《新闻女王》并没做到完美,但也超越了同期的大部分作品。尽管该剧并非100%还原了新闻行业的内部操作,但是在记录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刻画上,整个团队下足了功夫。
